•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棒!少年

    棒!少年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20

    主演:马虎,梁正双,张锦新,孙岭峰,郭忠健 

    导演:许慧晶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棒!少年 剧照 NO.1棒!少年 剧照 NO.2棒!少年 剧照 NO.3棒!少年 剧照 NO.4棒!少年 剧照 NO.5棒!少年 剧照 NO.6棒!少年 剧照 NO.16棒!少年 剧照 NO.17棒!少年 剧照 NO.18棒!少年 剧照 NO.19棒!少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选进北京市郊一个爱心棒球基地,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队,跟着70岁传奇教练“师爷”从零开始学习打棒球。 少年马虎以“刺头”状态闯进了基地,天天打架干仗;而“元老球员”小双心思细腻敏感,对未来满是怀疑和不确定。不同家庭背景和心性习惯的少年在一起训练、生活,一支棒球棍,把他们带进无尽的冲突和欢乐,也带给他们久违的热血与梦想。 几个月后,他们将飞往美国,代表中国登上世界少棒的顶级赛场,但基地的球场和宿舍却面临拆迁…… 少年们能否逆风挥棒,叫板自己的命运?

     长篇影评

     1 ) 当《棒!少年》遇到,棒!导演

    本文最早发布在微信公共号《凹凸镜DOC》(微信号:pjw-documentary)

    FIRST青年电影展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接近半程的展映过程中,最受人关注的纪录片,无疑是许慧晶导演耗时多年摄制的讲述儿童棒球题材的《棒!少年》,这部纪录片凭借精良的制作,生动的人物,成功俘获观众的芳心,高居观众投票第一名,9.42分(总分10分),可以说是口碑爆棚。

    这种体育运动题材很容易拍成励志纪录片,但许慧晶导演并不想把主题局限于此,与激烈的比赛相比,他更看重的是孩子们的成长。他的镜头长时间注视着比赛以外,孩子们的日常。对马虎和小双两位拍摄对象多年的跟踪拍摄,展现了他们身上特有的性格和梦想,剪辑耗费将近三年时间,实为诚意之作。

    《棒!少年》剧照

    当《棒!少年》遇到棒!导演

    采访:阿吉

    视频:张新伟

    许慧晶导演年少成名,曾获得国内外多个奖项。包括第20届谢菲尔德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第50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入选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等多个国内外影展。

    在《棒!少年》世界首映之后,凹凸镜DOC专访了许慧晶导演,希望通过访谈,让我们一起发现《棒!少年》身后的,棒!导演。

    许慧晶导演接受凹凸镜DOC专访

    凹凸镜DOC:《棒!少年》目前拿到了全场最高的观众评分9.42,请问这样的分数在您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

    许慧晶:不在之中,也不在之外。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挺好的。评分让我们看到了跟观众互动交流的可能性。我们花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剪辑、尝试,采用不同的方式,投入了很多人的智慧,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鼓励。

    凹凸镜DOC:影片结束后,观众席上爆发了长达几分钟的掌声,您当时在想什么?

    许慧晶:我当时好像也没想什么(笑)。片子从剪辑到现在,我自己看片子的次数,虽然没数过,但至少有100遍了。剪辑序列都存到100+,输出了至少40版剪辑。

    后期到了精剪、定点的阶段,我每次看素材的时候,依旧会有情绪的反应,还是会很感动。哪怕说昨天刚看了一遍,今天再看,我到了同样的情绪点,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情绪的波动。

    《棒!少年》剧照

    凹凸镜DOC:请您分享一下《棒!少年》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以及您当时的工作生活状态?

    许慧晶:筹备这部影片时,我个人生活也在发生变化。我之前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工作,在北京生活了三年。那段时间,我在纠结是留在北京,还是南下去广州。广州的话,相对比较熟悉,也有很多朋友,房价也没北京那么高。而且,我们当时已经有了小朋友,想要有相对比较稳定的生活。于是,我们决定回广州。回去之后,我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延续个人化的纪录片创作。因为目前的情况下,创作过程还是很困难。你有了一个题材,需要去找钱,参加提案等等。

    后来,机缘巧合,我进入了一个商业公司,刚开始他们尝试做纪录短片,后来尝试做纪录长片,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在尝试市场的可能性,对于我来说,寻找如何持续更作者内容的延续。我有这样的想法,公司也想尝试这样的东西,那就合作,寻找题材。

    我之前所有的故事都基于农村的环境。因为我的出处是那里,对这个群体相对比较了解。我对其他的群体并不是很了解。我们都是新的城市人群,根基并不在城市而是在农村。我要一直关注这个群体的话,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是不是能产生一定的可能性?如何让影片产生持续的影响?或者跟观众真正地互动?这些都是我开始思考的问题。

    同时,我也否定了之前的一些做法。我是从2005年开始做纪录片。当时做了快10年了,结果发现好像也没有积累下什么。我的片子对拍摄的群体也起到什么作用,或产生什么良性的影响。(如果不转变)未来的内容创作也会面对同样的困境,并没有实质的变化。于是,我开始尝试新的拍片角度。同样的一个群体,原先我们更多地关注问题本身——如何呈现问题,也就是说选择好的讲述方式,呈现出一个“好”的概念。后来,我试着不聚焦于问题本身而把它变成故事背景,我要去真正关注人,关注他们面对问题时所付出的努力,所寻求的改变。哪怕这是一个可能性,但这是一个真正的可能性。

    以《棒!少年》举例,若按原有方式拍摄,我们会讲他们通过打棒球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这个角度完全可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体育生。像我原来是美术生,实际是一样的。体育,美术,音乐,特长生的身份会让我跳出原先的生活。等出来之后,我还需要去融入新的生活。为此,我要去了解自己的出处。我之前的作品更多也是在解决出处问题。我自己要搞清楚我是从哪来,这样才知道后面应该去哪里。但是《棒!少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分水岭,我的拍摄群体没有变,但是关注视角变了。

    许慧晶导演参与FIRST青年电影展返场谈

    凹凸镜DOC:这部影片在调研开拍的时候,您预计要跟拍多长时间?从拍摄到定剪一共用了多长时间?中间有什么波折么?

    许慧晶:我们原先计划拍摄一年的时间,整个周期是两年左右。实际拍摄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棒!少年》前期拍摄非常顺利。后期也不算波折,而是制作方式发生了改变。原先相对个人化,我们自己说了算。我们虽然有一对一的监制老师,我们当然尊重监制老师的意见,但是监制老师也会尊重我们的意见。后来我们转到群体合作,就需要面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同事,提出的多方意见和要求。但我觉得这也是好事,现在观众对影片认可,也是我们集体合作的结果。

    凹凸镜DOC:《棒!少年》被称为近些年来FIRST影展入围影片中最接近“工业化”纪录片,这部影片在哪些方面做到了“工业化”? 为什么大家也乐于见到纪录片被“工业化”?

    许慧晶:实际上“工业化”,我不太能理解,我们之前也从来没想过。只是昨天放映的时候,有观众提到“工业化”这个概念。不过,它一直存在我们的创作脉络里。原先我们也许是一个人拿着机子做出多机位的效果。这一次,我们有能力直接请两位摄影老师拍摄,还聘请了专业的录音老师。所以说,整个前期制作把空间放开得非常大,原先是一个人的视野,现在变成了一个集体叠加的视野;我们的拍摄也从平面转变到立体了,纪录片有时是很即兴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原来一台机子录不到的声音,现在有了团队的配置就全录下了,后期素材剪辑也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纪录片被“工业化”?我觉得大家是不是期待更加多元形态的纪录片呢?不只是(大众)一提到纪录片就分成两级,媒体纪录片和独立纪录片,中间一层很少。那拍媒体和独立纪录片的两拨人互相看不上。要走艺术还是走商业制作,这些都没问题。

    对于我来说,那这两个类型我都做过,我想要的是把两者融合起来而不是完全对立分开。我觉得纪录片是一个媒体,它具有很强的媒体属性。既然如此,它也应该有很强的传播属性。

    创作过程中,我们会保留独立姿态,怀有怀疑态度,深度地去挖掘故事;我们同时也会选择大家能接受的温和形态,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找到满足和欢乐。观众看完之后,说不定还有治愈功能。好的电影肯定是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同时又能让观众有所收获。

    《棒!少年》就是我想去尝试的一种(融合)可能性,我们不是为影展而做的,也不是纯粹为市场而拍,而是去平衡这这两者。

    《棒!少年》拍摄对象梁正双

    凹凸镜DOC:纪录片是否应该有“编剧”?所拍摄的“日常”如何转化为片中的故事?纪录片编剧在调研/拍摄/剪辑期间有何作用?

    许慧晶:我认同很多人的说法——纪录片的后期剪辑就是编剧的过程。我原先是不太认同这个观点。周浩老师之前老提“剪辑很重要”,他的片子很多都是别人剪的。我说那是因为你有钱,有能力找剪辑(笑)。一般能请得起专业剪辑,说明影片投资不错。《棒!少年》有能力请剪辑,我是因为私心选择了自己剪。我想通过这部影片来解决我个人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对剪辑方式的探索,对人物的认知,移情或者共情的做法。我们之前的片子更多是去讲事件,走不到人物层面,很多时候只能去拍事件。

    《棒!少年》有鲜活的人物做基础,后期也会有剪辑指导,所以我自己来做剪辑尝试应该没有问题。但实际上,这个过程也很艰难,整个剪辑历时一年半,我们年后也请两位剪辑老师做了不同方向的尝试。我们有三位剪辑指导,包括两位监制,三位顾问指导,包括周浩、孙增田老师等等。就这部片子而言,我们反正动用了周围所有的资源,邀请所有认识的老师参与,也包括CNEX的协助,同时,爱奇艺制片团队在创作和制作中的帮助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棒!少年》是名副其实的集体意志。

    《棒!少年》拍摄对象马虎

    凹凸镜DOC:《棒!少年》的故事主人公大多是儿童,您的镜头挖掘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与外在环境,家庭中的生死苦乐,这些视角的呈现帮助我们(观众)了解到了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比如马虎的莽撞,小双的怯懦),进而理解他们做出种种行为举动。你觉得一个孩子值得拥有的童年应该是什么样的?您是否觉得孩子成了诸多社会问题产生后果的承担者/受害者?

    许慧晶:这个问题好深奥,我就从我自己的理解来说一说。

    选择拍摄《棒!少年》和我初为人父之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关联。原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内心不成熟,我是个年轻人。拍《棒!少年》之前,我家小朋友3岁,现在6岁了,好恐怖啊。原来我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了,感觉时间上已不受控制了。我选择小孩作为切入点,可能是在寻找对自己身份认同有关的东西,类似一个成长的仪式:我已成为一个父亲了。

    这部片子的确对我本人产生了一种重要影响。上半年因为疫情等各种原因,原先定版的剪辑又要调。那段时间,我哪里都去不了,他也没法上学,我跟小朋友就必须每天在家里呆一块,我就必须面对他。我们之间的父子关系也就有了飞速进展。

    以前,我总以为人家不需要我,跟我也没啥关系。那或许是因为小朋友不会自我表达,对我这个常年在外的爸爸没有依赖感,我对小朋友来说也不太有存在感,但这次因为疫情的关系,它逼着我去和小朋友接触,我发现我们的关系已经非常好了,非常亲密。比如,我可以帮他洗澡,这在以前是不行的,以前人家不需要你。这是制作这部片子对我个人生活带来的影响。

    所以,我觉得对孩子来说,父母真正重要要做的是陪伴,需要付出时间建立情感联结。这种认识后来也影响了我们最后的成片,促使我真的想办法去理解别人、换位思考。不管是与片中人物沟通,还是与合作伙伴共事,当我们遇到问题,或者纠结的时候,应该怎么去处理?这其实和小朋友挺像的——吵吵闹闹,今天吵了打了,但明天还是好朋友,孩子让我更有同理心。

    大环境有影响,更多还是原生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童年非常需要安全感。片中的小孩子就像我们一样,我们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区别是我们小时候父母都在身边,能够给孩子很多关怀。虽然每家都有自己的问题和情况,但整体相对比较和谐,安全感会很强。长大之后你去到别的地方,始终知道家在那里爸妈还在,心里总是踏实的。对《棒!少年》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无法填补一出生就缺失的那一部分,我是期待通过这部片子对他们能够产生一些影响。

    凹凸镜DOC在FIRST青年电影展返场谈

    凹凸镜DOC:您前面也提到过这一点,您转变创作思路时考虑到了观众这一群体对影片的传播影响力。您之前的纪录片作品中有不同身份的女性主人公,您为何会选择她们作为一个观察视角,当您把她们的故事放到大荧幕上,您期待观众获得什么,或者有什么行动?

    许慧晶:这可能跟我很早之前的想法有关系,不是说关注这个群体,而是我就来自这个群体。我想从不同年龄段、性别去做社会切面,让它形成一个系列的故事:女人的故事,男人的故事,小孩的故事,年轻女人的故事,年轻男人的故事,老头的故事,奶奶的故事,我想让一个个体的故事形成一个社会网状。我之前讲了女人的故事,现在讲了小孩的故事,之后会想讲一个男人的故事,他是一个外来者,从城市去到一个农村的环境。

    我当然是希望更多人去关注片中的人物。不过关注有两面性,可能会适得其反。不过《棒!少年》的基础是够的,我相信关注会带来正向的东西。

    贫困儿童通过棒球改变命运的事发生过。在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包括美国,实际上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棒球体系。包括台湾的红叶少棒队。(注:红叶少棒队,是位于台湾台东县延平乡的红叶国小所成立的一支少年棒球队。1968年8月25日以7:0的悬殊比数击败由关西地方选拔出来的日本少棒明星队,促成台湾于次年组成金龙少棒队进军美国宾州威廉波特的世界少棒大赛,从而开启了台湾棒球史上的三级棒球时代)。台湾的棒球是通过少年棒球体系崛起的,而最初实力最强的选手,有很多出身于贫苦的原住民家庭。我相信,类似的青少年培养系统在大陆也是有可能性的。

    凹凸镜DOC:可否与年轻的创作者分享一下参加创投与利用电影节促成项目合作的经验?

    许慧晶: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创投都是非常成熟的体系,他是一种途径。不论是年轻人,还是像周浩、顾桃老师这样的成熟导演,都曾经参加提案。我不认为老师们参加提案会是为了钱,更多的是寻找合作的“容器”。比如,通过提案会,你能够结识宣发,或者后期制作的合作伙伴。不过,我想提案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给年轻人的窗口可能会越来越窄。一是因为提案大会也缺钱;二是有越来越多的成熟导演参与提案。

    《棒!少年》首站选择FIRST也是顺其自然。2013年我来过FIRST,那次体验很有意思。这次来了之后发现,怎么自己成了老人家,现在都是90后、00后在玩儿。只在两三年前,纪录片单元还都是“老人”长期占领的,对不对?70后、60后很多,80后是主力。但是今年不知道为什么,全是90后、00后。我还挺不好意思的,不知道7080后都去哪里了?消失了。

    《棒!少年》剧照

    凹凸镜DOC:接下来准备拍什么片子?

    许慧晶:我现在有片子在长春,拍摄一个在城市长大的人,他后来去日本留学,又回到长春,在长春郊区在盐碱地上种大米。他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他的小孩上一年级,收养了20多条狗、猫、猪、鸭……影片的关注点是在“人与自然”。

    凹凸镜DOC:你之前有做过媒体这么多年,我想问一下您做新闻选择这个故事人物的时候,跟您做记录片选择主人公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吗?

    许慧晶:我觉得差不多。因为它首先是议题性。因为我们也是开始先做独立(纪录片),后来去电视台。实际上做的内容也都差不多,选择题材第一个标准就是,是不是具备很强的这样议题,是不是值得被讨论。他是当下你会延伸的问题,当然有些问题是我们会把它放到背景,会它放到后面去,大家可以去想,我不是说是我去针对这些去讲这个事。

    凹凸镜DOC:你觉得深度报道的片子,它有什么不同?

    许慧晶:我觉得很多方式是类似的。但是深度报道它毕竟很多东西它是要靠文字的。影像的话,它是靠影像去解决的。不能靠一直说说说去解决,你说我去靠访谈去做,你拍个访谈得了,拍片子干嘛?我觉得影像,它是综合性的,包括画面、音乐、人物状态,空镜,它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都在那。我觉得可能他还是更突出的,还是那种影像感。

    凹凸镜DOC:会不会在意大家对片子的评价?

    许慧晶:我们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到现在就有各种声音,对于我们来说是在不停的消化的,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说,我们每个合作方,我们大家知道彼此。这都没关系,因为我们毕竟也不是为某一个方向做的,你说我们就是冲影展的话,可能我们会比较关注一点大家在想什么的,但是问题是,我们想的确是想有一个综合性的作品。

    《棒!少年》拍摄对象马虎在返场谈 回答观众问题

    凹凸镜DOC:查资料得知,刚开始拍摄时你选六个人物进行拍摄,最后剪出来结果出来两个(人物),是为什么呢?

    许慧晶:因为最开始的时候,这是最保险的一种方式,就是做群像。但是你会你发现你单个人物或者两个人物都撑起来了,我们就抛去了群像的做法。你两个人物的故事,人物故事立起来了,我是觉得如果说你一个主人公能立起来那更好,我就只选了一个,但是可能后来我们就考虑说一个人物还是有点薄,所以我需要像一个人的两面似的。马虎是向外,小双是向内的这样的一种做法。我们觉得马虎外表呈现出来的这种,他折腾别人,但是他内心里面是很善良的,也是挺脆弱的一个人,他会很关注别人对他的看法,在内心里面还是缺失很多东西。

    小双给人觉得这个小孩弱弱的,他在内心里面很多事,你看他最后那样做那些决定,这小孩内心里面是很硬的,但是他也是亲情缺失之后,他给人的一种脆弱的感觉。

    能够找到一些他最后的他实际生活中,包括棒球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其实体现在影响他们的性格,包括行为,比如说像是马虎,他最开始很莽撞,后面他就像你说的,他会善于去关怀别人,他逐渐让人已经发生变化。然后到小双他最开始有点怯懦,他不敢抗争,到后面他敢于对自己这一块抗争。

    他们两个小孩实际上都有共性,共性都是在他的成长当中妈妈是不在场。对,不只是说这两个是吧?小双双亲都不在场。我希望就是说,这片子对他们自己能产生一定的作用。5年之后10年之后,他们在自己在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对自己童年的经历是喜欢自己的。是觉得自己经历过这么一个挺有意思的阶段,对自己是认可的。因为生活是反复的,一个人有时候一会认同自己,一会不认同,大人都是这样,更别说小孩了。很多年之后,再看的时候发现那时候还挺厉害的,自己还是很努力的,他会有一个美好的回忆,而不是给他们留下一个悲伤(的回忆)。所以说是那个方向走,而不是往这个方向走,因为我觉得往这个方向走没有意义,对谁都没有意义。我想留下希望,而不是呈现出问题,想让片子它真正的是能走到你的人物里。对小孩字是有帮助的。

    《棒!少年》导演许慧晶

    凹凸镜DOC:我比较认同你说的,就是生活本身就是帮他们出去做,你记录了他们,他们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生命力,呈现出了那种希望的状态,所以您记录下来,可以这么理解吗?

    许慧晶:我觉得可以对我们理解,另外实际上也靠我们制作人的发现能力,我觉得这个片子都很重要的一点,除了你现场的发现能力,那也就跟你的后期剪辑有关系。你剪辑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真正发现素材的价值。然后这种价值实际上就是不停的反复的一个过程,你知道这个东西性能是非常有价值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我们记录的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很多电影,很多东西基础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可能是我们当时觉得它没有意义,它可能过了很多年之后,会变得非常有意义,或者说是当素材在不同的位置摆放,它就会产生非常神奇的效果。

    这就是剪辑最厉害的地方,有的剪辑师把素材一放,通过一剪,他就会产生让你觉得很惊讶的效果——这更接近于现实。廖庆松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多建议。

    你拍了那么长时间,素材那么多,那么复杂,你最后要剪到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哪能放那么东西,现实的生活中每天都那么多事在发生问题,为什么你选择的素材能放到这90分钟里面去,它肯定是有道理。所以我们一直不是说是还原现场,而是说让片子有那种感觉,它是和现实非常接近的感觉和状态。你能在现实的基础上做那种创作,而不是简单的反应。

    剪辑就是一种编辑的过程,会让你的片子更接近与人的状态,接近人性最发光的东西。人和人当然不一样,但我们寻找的就是这样一种共性,一百个人里有八十个人是认同的,那我觉得它就产生了这种共情的感觉,这就是剪辑的困难。我们给许多评委老师看,没有提什么意见。做完之后,我们希望孩子们看到,对自己是认可的。这也说明我们的一些努力,对拍摄对象、对我们都会产生作用。我们不想去影响拍摄对象原本的生活轨迹,片子呈现的是日常,是这个片子本身对他们产生正向的影响。

    《棒!少年》海报

    凹凸镜DOC:你会谨慎处理记录时,介入拍摄对象生活的状态?

    许慧晶:我不想在生活中制作者与拍摄对象构成太多交集。因为每个人有各自的生活,你只是记录了拍摄对象在做什么,但是你不能影响其本身的生活轨迹。很多人认为该与拍摄对象成为好朋友,可以是朋友但我不会产生非常紧密的联系。我觉得是要有一个界限的,他人的生活是他人的,你是你,和拍摄对象会有界限的。

    凹凸镜DOC:你对纪录片优劣有怎样的评判标准?

    许慧晶:纪录片首先不能被很多东西绑架,不能被道德绑架,不能被拍摄时间、题材等等绑架。首先它是一个作品,拿作品说话,好与不好大家会有一个评价,而不是拿一个东西去绑架别人,为什么要让别人为你的情怀买账。我觉得做纪录片的人就是一个手艺人,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创作者本身也不一定是具备道德感的人。

    《棒!少年》 国际版海报

     2 ) 年底国产片的最大惊喜,燃到暴风哭泣

    儿童题材,从来就不是商业院线的最优选择。

    没有抓马狗血的爆点、也没有自带流量的明星。

    难度高、风险大。

    但是,却仍有人把这天真、淳朴、无拘无束、自然流露的情感看得更重。

    今天要说的这部影片,就聚焦了这样一群孩子。

    如片名所见,故事的主角是一群打棒球的少年。

    他们都来自残缺家庭,是“事实孤儿”(虽然没有父母双亡,但家庭却没有能力或没有意愿抚养)。

    能接触到这项充满激情的运动,他们无疑是幸福的。

    在球场上自由挥洒,无拘无束,正是孩子们需要的空间。

    通过棒球,他们收获自信与快乐,收获来着同伴的友谊和陪伴,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一条有尊严感的成长之路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练孙岭峰,他曾是前中国国家棒球队主力队员。

    自从2015年投身公益后,他就开始走访全国寻找困境儿童,组建了一只名为强棒天使的棒球队。

    这是全国唯一一支由多民族组成的贫困儿童棒球队。

    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少年马虎就是其中一员。

    12岁的他人高马大,桀骜不驯,堪称队里的混世魔王。无论身在何处,都自带躁动的气场。

    狠话黑话,更是张口就来:

    “我打架就从来没怕过!”

    “一人一个指头就放在这里,一刀全部下,你敢吗!”

    痞气重、性子狞、脾气倔。

    全队里他身体素质最棒,体能最好

    但这这些优势和精力都被他花在调皮捣蛋恶作剧上了。

    课堂上偷粉笔吃,队友洗澡时偷偷把热水关掉这些都是洒洒水

    据当事人自己供述,“老师讲着课,我拿打火机点了炮仗就往教室里扔”“光辉事迹”罄竹难书。

    把队友都得罪光了,没人愿意跟他住一屋,到了晚上胆小怕黑的他才知道服软,求爷爷告奶奶求小伙伴搬回来,结果没人搭理他。

    只好抱着娃娃,用皮带把自己紧紧的绑在床上,以防被“恶魔和老妖怪”抓走。

    因为不专心训练,进步相当缓慢,在赛场上甚至连规则都搞不清楚。

    老师不愿好天资被浪费,所以是重点关注对象,批评罚站家常便饭,小小年纪的马虎觉得自己的位置特别边缘。

    教练说要把队员“训练成一匹狼”,他在一边咬牙切齿的对镜头说:

    我就是个流浪狗。

    何以至此? 破碎的原生家庭,让他比任何人都要渴望被爱。

    马虎的父亲酗酒还有暴力倾向,以致他三个月大的时候母亲离家出走,孤苦无依的马虎只能跟着奶奶。

    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偶尔回家一次还要把马虎胖揍一顿,他无时不刻都在想妈妈回来。

    因此,他顽劣,他孤绝。

    无非是希望得到关注。

    另一个主角同样来自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庭。

    小双比马虎小两岁,没出生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

    本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二伯带着他去给爸爸上坟。

    小双出生后,妈妈不见了踪影,双胞胎哥哥也被送了人,他只能跟着大伯生活。

    五岁时大伯去世了,他便来到二伯家。二伯家里还有一个捡来的堂姐,三个人相依为命。

    当时刚来到球队的小双,一度以为自己被二伯给卖了,百般抵抗就是不想离家,被孙教练抱上车的时候还一边踹车门一边哭。

    心思敏感细腻的小双,眼睛里总含着忧郁,跟外放的马虎截然不同。

    这种性格也体现在棒球上。

    小双的技术颇为扎实稳健投手,击球手,接球手样样全能颇有天赋

    唯一的弱点就是球风被动、不够激进

    这个问题也被教练狠狠揪住,通过激将法来唤起小双的斗志。

    教练的话语有时恰恰起到反作用,日常不自信的小双更加畏首畏尾,但教练始终坚信他的潜质。

    改变的第一步总是很困难,但刻苦的小双从未放弃,他始终在刻苦认真的练习。

    虽然对未来,小双一直很迷茫,但当时当下,他绝对是最努力的那一个

    内向、腼腆的小双也渴望夸奖,渐渐的他开始成为球队的核心他的发挥也直接决定了球队的成绩。

    极富责任心的小双也更添了一份笃定,正是这份不忍辜负他人的责任感,让他在关键时刻仍带伤上阵扛起主将的重担。

    马虎和小双就是整部戏的两只眼睛。

    坦白说,孩子们的棒球比赛其实很难在镜头中形成奇观。

    所以主创们在叙事和剪辑上煞费苦心(整整用了一年半剪片),花了很多时间去挖掘背景、塑造人物。

    而剧组专业的摄影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焦镜头、高清慢镜头既大气又高级,配上背景音乐,饱满强烈的情绪透过屏幕喷薄而出。

    虽然只浮光掠影地表现了一场正式比赛,但很多赛场上的情绪都被精准抓住了,非常难得。

    一场孩子们在美国打的比赛,也成了全片的高潮段落。

    导演在片中展现了很多困局,意图唤醒社会的关注。

    孩子们在昌平区南七家庄的学校面临拆除、小双因为二伯重病的原因不得不离开球队回到家乡。

    影片没有囿于展现伤痛和破碎。

    主创更希望能通过摄像机进入孩子们的生活,理解他们在特殊生活境遇下对未来的期望;

    对他们眼神中的快乐,对生命的畅想产生共情。

    在我看来,他们做到了。

    再来复盘一下影片的泪点。

    不是他们伤痕累累的家庭背景,也不是苦大仇深的负重前行。

    是赛场上的马虎第一次认识到什么是棒球,是他们到美国时,那种对比赛的向往。

    在MLB美国职业棒球联赛的专业场馆,孩子们第一次被顶级赛事的气场所感染和征服。

    小小的他们,很可能之前对这项比赛的理解都是抽象的,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么。

    而现在,马虎已经愈发坚定,会斩钉截铁的说出他的目标就是打到美国去

    实力差距太大,在美国输了比赛的孩子们哭成一团,马虎给小双擦眼泪—— 真好啊。

    没有理想的人,才不伤心。 在泪水中,看到了孩子们的热血青春,看到了哪怕生活艰难但仍然试着坚强。

    少年们逆风挥出球棒,每个节拍都精彩动情。

    他们击破命运,他们奋力出海。

    他们,真棒。

    戳个【有用】,永远追梦,永远少年。

     3 ) 小小的石头 请飞到那遥远的地方去

    纪录片进入内地院线并日渐受到瞩目,在唱衰的华语片市场上算是一个小小的惊喜。观众们期望在影院看到类型更丰富、题材更现实的影片,这部《棒!少年》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值得一看,也能满足各年龄阶层的观影需求——既有优缺点并存的鲜活人物,也拥有不逊于任何剧情片的流畅故事线;既关注到惨痛真实的生活现状,亦不乏沉重中一抹温暖的亮色;这些可爱的人让你想笑又想哭,正如生活予以我们的,远远超过所谓苦与乐的简单对立,我们都要在接受生活重重锤击后,如野草般艰辛生存下去。

    留意到本片,缘于今年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获得的“爆款”口碑,并荣获年度最佳纪录长片奖,然而对于电影节上大家过于激动而纷纷给出的好评谨慎观望,并出于对国内纪录片惨状的担忧、对体育题材的套路化想象,都让我仍停留于“路人粉”状态。大抵正因不抱任何过高期待,观后感竟然远超预期,影片呈现的幽默欢笑与悲伤阴郁,相当有效地糅合在一起,一部纪录片的“戏剧性”丝毫不逊于任何剧情片,千疮百孔而仍有一丝亮光的生活本身就蕴含着远胜任何人为故事的丰富涵义,称得上任何层面的“好看”。

    相对于国外甚至东亚地区内对棒球这一运动的关注热度,国内的棒球题材比较罕见,而我们对棒球的想象更多来源于他国的影视作品,因此想一睹本土化的“棒球”是何样貌倒成为某种激发好奇心的前提。本片主要聚焦于两个小男孩——一个是惯于惹事挑衅的混世魔王,一个是温顺平和忧郁的爱哭鬼;性格迥异却颇有互补功能,不惟是对于剧情推动如此,两人在赛场上打球的风格亦如此,可见导演在选取人物与捕捉素材上的精准。他俩与片中其他孩子一样,大多出身于边缘/贫困家庭,或被遗弃,或父/母出走,有的甚至是孤儿。比起其他更多滞留在赤贫地区的孩子,他们幸运地被“强棒”爱心基地收留,培养打棒球的专业技能,从此人生有了目标,前途有了光明——有天赋者可以进省队和国家队,成为专业球员;技能平平者,可以藉此进入大学;再不济的也可以成为基地成员,日后至少可以有个安身立命的饭碗。

    “游侠”马虎无疑是全片戏眼,他身上汇聚了众多过于张扬的性格特征,也贡献了本片大部分的笑点——他精力过人,好斗,爱惹事生非,眼中时时流露出不服输的倔强;他渴望自由与自尊,希望能得到队员和老师的刮目相看;同时他也是卑微怯懦的,夜里队员们反感其霸道纷纷弃他而去时,他害怕到哀求老师,在同样惯于使用暴力的父亲面前如何谨小慎微;他唯有在思念母亲时才是坦露心迹的,才真正放下警备的凶狠姿态,他在夜幕里坦坦荡荡地唱着“你走后的天空一直下着雨”。而他如此思念的母亲,却是抛弃他的那个人,影片并未将更多触角伸及到留白的身世,但我们可以隐约猜测到母亲的出走或许与父亲常年的暴力有关(后母的出现亦侧面佐证),父亲的言行更极大影响了马虎性格中不无混乱的组成要素,原生家庭再次以间接而具有核爆效果的方式重组了孩子们的人生。

    同样来源于破碎家庭的小双,因其本身性格的柔弱更让观者心碎、怜惜。母亲生下一对双胞胎就离家了(哥哥被送人),父亲因酗酒而脑溢血身亡,姐姐是捡来的,大伯患了癌症,这样的家庭状况是跌到谷底的惨。影片开场时大伯领着小双来扫墓,告知九泉之下的父亲“孩子有出路了”,背负着远离穷困、改变命运的小双,不仅得学会在大伯面前安抚家人的心(视频时乖巧的言语,一看即知是习惯使然),在球场上也是业务担当,因球队缺人而不得不熬住伤痛、成为多面手。这些巨大的压力如蛛网一般,紧紧困缚住一个孩子敏感的心灵,如果说之前他仍充满斗志,那么来到美国之后受到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则几乎改写了他长久以来接受的规训与教育。他在美国街头领略的声和光如幻梦一般(此处导演运用了极为曼妙的镜头表现),他目睹了这个国家“到处是棒球场”,他痛哭于“机会只有一次”, 在大树下挥手“你不能不管我呀”。这些深沉的心思埋于一个孩子心中,是积蓄了多少伤痕累累。

    作为一部纪录片,除了题材制胜,剪辑可能是最大的考验了,本片在庞杂素材的组接和调度上显然独具匠心,称之为最大亮点亦不为过。长达一至两年的跟拍,从原先计划拍摄六个人物到聚焦于两个男孩,其中的取舍自然是导演对文本的剪裁,也在主客观上对故事走向有了定夺。在日常化的跟拍资料中,通过剪辑勾勒出两位小主角的主要轮廓,并简要交代各自前史,比如一面展现队员们游上海、一面点出马虎因捣乱而被独自留在基地,用以刻画马虎的性格如何与他人无法相处;比如从孩子们打架的吵闹场景,切换至下一幕全部冷场,教练板着脸,孩子们则是无奈又不服气地围坐,两个场景相映出的冷幽默颇有剧情片手法;两个男孩各自回老家的片段,也是通过剪裁出的只言片语,让观众约莫知晓家庭情况;以及,日常的球场训练采取一种混剪的方式,以动感音乐卡点,拍出明快的节奏。纵观全片,各种精妙小心思俯拾皆是,赛场旁边的打桩机是非常妙的处理,一则点出基地即将被拆除的前景,同时声效也提供了与男孩们运动时共振时的脉搏;抬头仰望塑料袋飞在空中的情景,如孩子心声独白——坐飞机去过远方之后,但我们依然被困在这里,但愿某天我会长了一对翅膀飞出此地。

    这些素材组建的方式,正是导演具有某种程度主观性的剧本书写,或许很难摆脱所谓“摆拍”的嫌疑,这也正是几乎所有纪录片的困境。导演在取舍之间已有立场和态度,也是其本人创作的诉求,毕竟“纪录片”呈现“真实”的一角,但并不等同于“真实”,尽量不做道德判断可能更接近“记录”的本质。(小川绅介在《收割电影》中这样论述:纪录片不是事实,很明显那里面有“戏”的功能。)看得出导演在这方面的用意,至少我们看到的这群人并非完美,即使是付出无数心血的教练们,也未被描摹得如何尽善尽美,他们也会发火,也会暴躁,甚至动手,还会以难免空洞的牺牲口号来教化孩子的思想,但这一切并未影响到观众对他们尊敬的观感,反而让人物拥有更多鲜活气息,对他们为基地奔走而肃然起敬。

    导演采取较为客观的立场同样体现在隐隐的社会大背景处理上,以男孩们的经历为原点,凝聚折射社会现状之一角,且收放自如,并未贪大求全地沉溺于枝蔓,这一点尤其值得称道。如果想要“拔高立意”,这些背景材料无疑具有诱惑力,然而导演点到为止,始终未偏离主轨,北京的大肆拆建、河北/宁夏农村的破败、美国的光鲜,在影像基调上都肉眼可见的有区隔感,但也仅停留于背景。我们或许就此深发出去,联想或脑补某些问题的产生以及将来这些孩子的出路,但这些余味导演不打算说破。

    观至结尾,以小双令人痛心的离队收尾(现实中现已归队),也终于打破模式化的“高燃”或“治愈”想象。在共情了许多次孩子们感叹“好冷呀”之后,还是替他们高兴,毕竟不打棒球,他们的人生也许和自己的父辈一样埋在拳头、酒精和黄土里。“我是一只流浪狗”,马虎眼里全是泪,他们这份渴爱之心漫溢到银幕之外,这样的故事当然并不会结束,奋斗是为了走出去,迎接自己的命运。“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棒,少年!

     4 ) 最大的谜团是孩子的内心

    电影开场前,我本以为会看到一个关于棒球少年的热血电影,但实际上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哭,最后小双站在山头招手,喊着:“大伯,你不能扔下我不管。”说这句话时,他脸上带着充满朝气和稚气的笑容——至少在片中,小双这样的笑容并不多见。我直接哭崩了,哭出声音,捂着脸哭。

    事实上,纪录片开始不久,小双一个人低着头,拿着碎砖块敲土,师爷喊他的名字,他也只是沉默。旁边一个活跃的小孩很天真地告诉师爷:“他每次都不开心。”因为这句话,小双紧紧抓住了我的心。

    他总是沉默着站在好动热闹的小伙伴之中,他总是在听大人的训导,沉默着点头应答。少数的开怀大笑之后又引出悲惨的身世,他讲起自己差点被埋掉,像讲一件好玩的趣事。小伙伴问他想找妈妈吗,他说不想,他只想找替代自己被送掉的双胞胎哥哥。可在影片后部分,教练说他去医院要妈妈的死亡证明。教练接到小双的抑郁诊断单,谁又会想到一个师爷口中“温柔”的孩子,实际上患上了抑郁症呢?

    沉默也是一种话语,一种更曲折更沉重的表达。小双的沉默背后掩藏着多少惊涛骇浪,没有人可以得知。美国比赛输了之后,小双回了老家。教练找他回去,他扒着门框不肯出门送教练。大伯回来后,这个一向乖巧温顺的孩子忽然爆发了,开始大哭大叫,摔东西。我当时又揪心又松了一口气,因为小双还可以发脾气,不必把苦楚全嚼碎了吞进去。我以为小双不愿意回棒球队是因为比赛输了,自信心大受打击,后面教练讲到他复杂的家庭情况,二伯得了骨癌,他不想被姐姐说成白眼狼,去政府打架要回自己的钱,回报二伯。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孩子面对的现实呢?谁能想到一个孩子心里百转千回考虑了这么多呢?

    马虎看似横冲直撞,但是他的内心何尝不复杂呢?只是他与小双形成了镜像,一放一收,一动一静。他面对同伴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面对新同学要出尽风头,尽管别人只是把他当笑料,面对师爷和教练又看起来乖乖的。给爸爸打电话时的成熟话术更是惊人。没有撒娇,没有抱怨,报喜不报忧,说一点谎话让爸爸安心,又带着几分恐惧。

    柴静调查几个孩子相继自杀的案件,最后那期节目以无解结束,原来最大的谜团是孩子的内心。 《大佛普拉斯》里面讲:“ 我想,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其实这部片子提醒了我很多东西。我们永远不能低估一个孩子面对的复杂现实,更不能轻视他们的内心冲突。

    小双的沉默,马虎的躁动,都要因为棒球训练而改变。不适合比赛的性格要改掉,这本来是合理的吗?面对命运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似乎显得很合理了。在别无选择时,这是唯一的选择了。这一切只因为他们的出身,他们的家庭,一个无可抱怨的概率问题。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太理想主义了,不会在现实的基础上去要求什么,总是直接问,为什么现实是这样的!后来,我发现这个问题不会改变什么,只会增加愤怒。现在,我觉得有人在坚持寻找撬动千斤命运的支点,有人在帮助他们寻找,这一点就很好了。

     5 ) 比起谈“日式热血”,我更想谈谈“贫困本身”

    看的首映礼,导演说本来采访了六个少年,但是另外四个形象没有立起来,只有小双和马虎这两个人的人物性格立起来了,所以最后选择以他俩为视点展开此片。

    本文我就想谈一谈,为什么他俩是最适合作为这部电影的切入点的。

    马虎与小双的性格呈现为两种极端,马虎身上体现着人类原始的状态:攻击性极强、不讲卫生、无法受学校束缚、说话肆无忌惮不顾及他人感受。小双则会给人一种受过良好教育的错觉,他是优柔寡断的、温文谦恭的,换种说法,小双懂事得令人心疼。

    关于马虎,有两个细节挺打动我的。第一个是,在他到处惹事之后,老师想让他与另一个男生和好,他主动把手伸了出去,但是那个男生绝不肯伸出手,马虎喊:“是不是哥们儿,是不是兄弟。”

    第二处是,大家在美国比赛的时候输了,小双崩溃大哭,但他是唯一一个没有陷入到悲伤情绪里的人,他递给小双薯条汉堡,并且像个大人一样安慰小双。

    我之所以对这两处细节印象颇深,是因为,就在我以为马虎他挑事、打架是在启动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不让他人来犯的时候,我发现我理解错了,原来这是马虎的社交方式,一种极其原生态的社交方式。

    就像在非洲一些原始种族里,打架、角斗成为一种交流的语言一样,对于马虎来说,这也成为他与这世界交流的语言。

    得是受过多少伤的人,才会如此自然地把攻击当成友好,笑呵呵的咒骂,抗拒所有与文明接触的机会,心甘情愿地“返祖”?

    马虎脱离了他原生的环境被教练带进现代文明的时候,给我一种被狼养大的孩子重返人类世界的恍惚感。

    分房间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和马虎睡;在学校时,大家都嘲笑马虎身上的恶习,他被这世界遗弃了,在他这个年纪,他绝对想不通自己为何与大家格格不入。

    其实原因很简单,在该受基础道德教育的年纪,他缺失了这一节,现在养成的这一切就十分难改。而因为他没有改掉本该改掉的人类本性,所以在那些人格已在道德的扶持下完成初步改造的孩子里,他的野蛮行为简直不可思议。

    马虎对于他人的态度他的反应也很纯粹:啰嗦什么,动拳头就是了。

    影片里他直接说,自己现在打不赢教练,有天等他有本事了,他也要把教练给揍了。

    这让我想到之前听朋友说,她去乡下支教,本是带着献爱心的初衷去的,结果目睹的情况是,孩子们的污言秽语不堪入耳,打架生事,上课和老师叫板。

    “他们给我一种自暴自弃的感觉”,我那朋友说,“就好像反正这个世界也不要他们了,他们随便怎么生长都可以。就像无人区的树一样长得歪七扭八。”

    马虎还算幸运遇上了这群愿意管他的人,但是无数个像马虎一样的弃儿,他们又会有怎样的人生?而他们的人生有多少人会在意?小人物的生死有时候还不如一只蚂蚁。

    另一条线里的小双,父亲在他出生前就死了,母亲跑了,他一直被几个伯伯拉扯大,本来有个双胞胎的哥哥,但是家里太穷,就把他双胞胎哥哥卖了。

    小双说,一开始想卖了他,但人家嫌他太小了,才买了他哥哥。

    影片里,不管是从他伯伯嘴里,还是从他自己嘴里,我们都能听到他对寻找哥哥的迫切渴望。

    其实寻找哥哥,更深层的意义是想寻找失落的亲情。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他的伯伯们也许对他很好,但那毕竟是把他当作客人的好,小双也许从未把自己当成这个家的主人。他也许总是赔着小心的,就像寄人篱下的林黛玉一样,做什么都得看人眼色行事。

    在伯伯眼里,他也许是太懂事了,但压在心里的太多,总会有压垮的那天的。实际情况是,在影片快结尾的时候,交代了小双抑郁症的情况。小小年纪里,这份懂事下潜藏着多么痛心的沉重。

    他累,所以他肯定特别希望有一个能让他不用那么懂事,不用那么听话的人,希望有人能让他任性和撒娇,有人能无限制地爱他,这个人,就是如戈多般存在的哥哥。

    影片最后是以小双收尾的,无垠的旷野,小双喊他大伯回家了。可是回哪儿去呢?好不容易盼着小双要出人头地了,他却主动选择了退出。回到这大山里,他们再不会改变命运了。如果不去打棒球,总有一天小双也会像他们一样,每天撑着张黝黑而苦难的面庞,直视这世间最公平而最毒辣的太阳。

    但是小双真的累了,因为太过于懂事,所以成功于他而言显得极其重要。也许在父母面前,一个孩子不用急着谈报恩;但是小双在伯伯们面前,在师父师爷面前,他是客人,一个已经得到了太多却没有回报给他们什么的客人,现在好不容易回报的机会来了,只要赢了比赛,他就能回馈这些人的厚望,但他输了。他害怕,害怕这些人把他当作没用的、索取无度的、不懂事的,客人。

    太沉重了,他负担不起。

    我想,他在输掉比赛后波涛汹涌地大哭时,他一定特别特别希望那个哥哥能从这世界某处飞奔过来,给他一个拥抱吧!

    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不存在啊。

    疲惫了,只有回来;回来了,就再无走出大山的可能。

    所以小双不知道这里面的残酷,他们也不知道小双心里的失落。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大伯就坐那抽烟,不肯回头看他。

    怎么回头?

    最后我想再谈一点,就是影片里女性形象的缺失。首先,小双的母亲为何在生下双胞胎之后选择出逃?会否有一种可能,他的母亲其实是被卖到大山里去的女人?而且小双只有伯伯,伯母呢?姑姑呢?她们在哪里?其次,影片只讲了这群少年通过体育运动获得了改变命运的可能,潜藏在这可能性背后的,是这群少年的监护人的需要,他们需要男孩立业,又恰好遇上了这群想做公益的教练们,供需关系平衡,机会才送到这群男孩的面前。而山里面的女孩子呢?更残酷一点,女孩活下来可能都是奢望,更不要提去搞体育拼事业什么的。

    所以为什么行文至此,我没有像其他影评人一样去谈这部纪录片的快节奏剪辑,或者说体育运动的热血拼搏的精神或者公益事业的伟大力量什么的,我觉得,最让我无法走出的,还是贫困本身遗留给贫困者的千疮百孔的印记。

    就像《寄生虫》里所展现的那样,有钱人之所以善良,是因为他们有钱。马虎和小双如果有个稍微幸福点的出生,他们性格必不是这样;如果山区的人不是那么贫困,那么女性形象也许不会那么缺失。

    说起来挺可笑的,写到这我的结论竟然是,我们希望的是陷于贫困囹圄的孩子们能先有完善的人格,再改变贫困的命运;但实际情况应该是,有钱得先于他们人格健全的进行。


    终于还是决定开个自己的公众号:Imagine Heaven。

     6 ) 小双归队了,重逢的每一朵花都在含苞待放

    纪录片片尾曲是张震岳、派克特等人的《再见—Hip-hop》,张震岳声音一出来即刻就被狠狠戳中,所有的情感都泵进了心里。“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我想,他们好多人,都没有机会和爸爸或妈妈说句再见吧。

    马虎说,“大家好,我叫马虎,来自十字路口。走丢了,然后就被棒球爱心基地捡到了。” 纪录片立足于一群打棒球的穷孩子,主要人物之一的马虎,极其豪橫,大大咧咧吊儿郎当,说自己是当地的游侠,平时气焰很大,撩事斗非无不没有他。因为力量很大很有爆发力,教练觉得有潜力,但需要规制,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很棘手,不过最后应该还是收到了成效。 这种孩子其实内外反差蛮大的,仔细观察就能看出是个内心创伤很大的孩子。剥下坚强的外壳是柔软的肉体。生下他后妈妈就离开了,爸爸在外面打工几年不回来一次,马虎由奶奶拉扯大,小时候衣服裤子都是和别人要来的,平时街头霸王一样的存在,晚上却不敢一个人睡,抱着大白,在床上拉一条绳子號住被子。也会一个人哭泣,说自己就是一条流浪的狗。不知道在多少个黑得发冷的夜晚想妈妈,“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没有你的夜晚我好孤寂。”声声断肠。

    真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可能缺少家人的陪伴,他不太会处理和伙伴们之间的关系,处理方式简单粗暴,情绪来的也快,去的也快。虽然因为不当言语让大家有些疏远,但掩盖不了粗犷之下一颗真诚善良单纯的心。

    梁正双,小双,是全队的明星投手,在美国打比赛时那俩球就是他投的,才得以让比分不那么惨淡收场。小双是一个寡言少语的内向孩子,由大伯抚养,家里条件不允许养活两个孩子,所以双胞胎哥哥被送去保定了,他也差点因为太瘦小被埋掉,很幸运活了下来。小双说,他想长大后找哥哥。

    美国那场比赛挺来之不易的,结束后小双号啕大哭,没有拿到好成绩,所以索性退出队伍。

    导演说,小双心里其实是很拧巴很纠结,大伯还是二伯得了癌症,因为他是孤儿,(妈妈丢了她走了嘛)可以获得政府补助,但被要求拿死亡证明,这个不可能搞到的嘛。所以大伯的病情就这么被搁置着…

    好在一年后,小双归队了,希望他含苞待放成为一名优秀的投手。

    每一天都有苦难发生啊,琐碎的生活里是各种各样的离愁别绪。如导演所说,希望真的有更多的人去关爱他们,去看到他们,给他们帮助,愿每一盏灯都被点亮,虎哥!冲!打到美国去!

    (导演就很诚实,说本来想拍足球的,但拍了几个月发现没啥可拍的就拍棒球了,剪辑了一年半呈现给观众。)

    希望院线多给这些作品一些机会吧。

     7 ) 令人惊艳的导演能力

    尽管已经被说了很多遍了可是我还是要再重复一下,这真的是一部完全超出预期的国产片啊!虽然是纪录片,但是好看度完全不输剧情片。那么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人物成长线,那么鲜活的角色(哪怕看过好几天之后,马虎和小双的神色表情眼泪与笑脸都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么多自然又富有趣味的对话(那得是多一流的编剧才写得出的精彩台词啊!),都让人过目难忘。

    背后的故事有多感动和不容易就不多说了,在豆瓣看完了几乎所有讲背景故事的文章以及导演交流场次的交流内容,越发觉得这个片子的珍贵,也是这个故事的珍贵。复述故事也没必要,我想就记录一下从观影层面的一些体会吧。

    前面说了,这部片子完全不输剧情片,因为导演组织素材的能力太厉害了。看完之后除了故事和人物本身的精彩外,最佩服的就是这一点了。 有一些纪录片之所以优秀,完全是因为人物牛逼,但是导演本身的能力乏善可陈(我印象比较深的比如说《自行车与旧电钢》,比如说《掬水月在手》,不能说浪费了素材吧,但导演感觉基本上就是个干了个收集工作),但这部在导演能力上也惊艳到我了。

    导演似乎有种独特的幽默感,你可以看到他的镜头似乎是活的,尤其是马虎一边哭一边对着镜头委屈独白的时候,感觉不是在对着镜头,简直是在对着活生生的人说话啊,太有感染力了那一幕,看得整个影院拍腿大笑。还有马虎突然走过来说“我在十字路口走丢被棒球基地捡到”的时候,马虎自己的调皮固然是精髓,但是也能感受到镜头背后的那个人一定也是面带笑意活泼泼的啊。甚至可以想象到摄制组在基地和孩子们一起生活打成一片的感觉,那种灵动性,是在那些所谓的保持绝对客观的纪录片里看不到的。

    这种幽默活泼在组织素材的时候也存在,还是刚刚那段,场边委屈的马虎和场上训话的师爷的镜头巧妙地形成了对话,什么样的喜剧也想不到这么设计啊!还有马虎不知道怎么的带领大家闯祸闹哄哄的,下一秒迅速切到一个肃穆的训话镜头,太好笑了。真喜欢这种调皮劲儿。这种幽默有种小孩子的心气儿,也很好地调节了提到底层话题通常绕不开的沉重和悲凉。

    不得不说的还有那些快速切换的训练场上的镜头,时不时来一段,音乐和节奏用得都好高级啊!在座位上都摇摆起来了要!再配上棒球运动本身的那种日式少年气质,我整个人都青春片了。孩子们甚至有了动漫主角的感觉。导演除了拍故事,拍运动也厉害的!我理解有很多人说这其实并不是一部体育题材片,因为真正关于体育竞技的部分少了点。但对我这种完全不了解棒球运动的观众来讲,现在这样把握得刚刚好,既没有太过复杂的体育知识,但是又充分展现了棒球运动的魅力(这是真的!我以前几乎从来不看任何跟棒球有关的节目甚至电影动画,就是因为毫无兴趣。但是看完这部之后,我竟然看懂了一点点规则!(太不容易了)也看懂了奔跑的节奏和乐趣,更理解了里面所有人对棒球的热爱。看完这部我和同行的朋友甚至打算把之前不感兴趣的棒球动画/剧翻出来看了,这就是感染力的最佳说明呀!

    除了剪辑素材的方式,另一个我很喜欢的部分是导演对于旁白和解释的克制。这个对于纪录片导演来说也很难得吧。他以非常不动声色的方式组织素材,不多加解释,你可能会觉得有一些场景或是对话摸不着头脑,心中留有疑问,但是随着推进,你才会逐渐恍然大悟。而恍然大悟的时候你又会回头领悟到前面的铺垫。这种观影方式其实也很像生活呀,很多时候你也是通过经历,才能更了解之前发生的事呢。

    这些细节太多啦。比如说小双的身世,在前面说到马虎拿他爸爸开玩笑时,就只是表达了教练的愤怒和小双悲伤的表情,再到后面一点点展开,才把前面的蛛丝马迹串起来,如果是滥俗的那种纪录片,大概就会在教练训斥马虎、小双在一旁落泪时,就加上旁白说明小双父亲如何如何、小双性格如何如何了吧。片中大量的信息都是这样随着“故事”推进交代的。有种不疾不徐浑然天成的感觉,又有一点点悬念和吸引着你一直看下去。为什么这部片子一点都不像一般的纪录片那样“无聊”,很大程度是由这些细节组成的吧。这从另一方面让我感觉到一种对观众的信任,就是,他不担心观众看不懂这些细节,并不急于把答案和所有的信息一下子呈现,他知道,只要你沉浸在故事中,很多信息点到即可。

    对于棒球场的命运也是这样一种克制的表达。片中没有直接批判中国对于棒球教育甚至体育教育的体制缺陷,但是有很多细节散落各处,从穿插在整个片子过程里的他们四处担心场地拆迁,到广州的那个场地方说“一千多万的场地,用了两年,废了”,再到后面到了美国时马虎由衷地感慨地那句“这个国家到处都是棒球场”,一点点串起来后,所有的观众都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为什么我们国家的这项运动乃至于大部分运动都发展得不行?导演根本不需要明说。在我看来,这就是很高级的传达信息的方式。

    总体而言,整个片子完成度各方面都超棒,既有棒球运动带来的日式少年漫之燃,又有中国特色贫困人民挣扎生活之苦,而一切都是以浑然天成的幽默来呈现的,真的太妙了。全片看完,既被马虎和小双的性格和命运打动,又被默默在背后做了这么伟大的事的教练感动,而自己作为观众一方面被激励了面对生活的勇气,一方面又觉得受到感染要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而且这一切都在导演的努力下呈现得更加完美,我觉得这样的作品太了不起了。

     8 ) 致每一个不认输的——棒!少年

    再次感谢各位朋友对《棒!少年》的支持和鼓励!影片今日在爱奇艺上线,尚未观影的朋友可选择在网络端观看,期待有更多的朋友通过影片了解到孩子们的故事,见证孩子们通过棒球这项运动真正地改变命运,获得生存的能力和尊严。

    我从2005年开始做纪录片,《棒!少年》是自己的创作停歇好几年之后的作品,我们想尝试纪录片媒介如何能够跟更多的观众产生链接及互动交流,使其成为社会不同群体沟通的桥梁和润滑剂,从而使一些问题有缓解的可能,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更多人的协助。我们也想纪录为改变命运努力拼搏的人,为社会发展及乡村的未来提供建设性意见持续努力的人们。

    《棒!少年》里的孩子们有的是孤儿、有的是单亲、有的是留守儿童。虽然孩子们都有不幸的过往,但棒球给予了他们努力奋斗的方向和改变命运的机会。不管我们来自何处,都是一个独立一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上天给予父母的礼物,都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谨以此片送给正在默默努力的、把握每个机会的、不认输的你。有一天我们都会成为一个父亲或母亲,孩子们最需要的都是父母的陪伴,希望有一天,乡村的孩子不再和父母分离,城市的父母可以不那么忙碌,在孩子们最需要陪伴的年龄,我们可以守护在他们左右。

     短评

    今年FIRST影展看的第一部,影厅掌声欢呼雷动。作为一个棒球运动爱好者也非常感动。关注了本片两年,看到成片非常开心。

    5分钟前
    • 罗夏
    • 推荐

    4.3/5,非常成熟的工业纪录片,记录两个贫困少年的成长来俯瞰国内目前的职业棒球生态系统。本片有非常好选题,标签也蛮多。北京、拆迁、脱贫等热门议题,但是导演并没有去涉及过多的社会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两个小孩在这个大浪潮中被裹挟着前进的路途中,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心路历程。从多个维度去呈现小孩的成长,是目前为止国内比较成熟的商业纪录片。简单来讲,片子很好看。

    6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其实还是故事性蛮强的那种纪录片,尤其是马虎这条线索,剪辑上很用心的把他的成长和变化做出来了,会让你被这个角色的变化吸引住。相比较而言,小双这条线稍微差一些。少年棒球、穷困家庭或者孤儿、少年成长,其实这片涉及的话题还挺多的。可看性还是不错的,就是总觉得还差点,没那么清晰。

    1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First青年影展看片补记四: 纪录北京一所私立少年棒球专业学校的生存与训练,优点是导演及摄制组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学校、学生家里、国内外赛场多处跟拍,细致、生动地展现了这些为棒球事业顽强奋斗的孩子们和教职员,特别对两个十一二岁的小队员的描写与刻画深入、动人。在西宁几场放映中,感动了社会各层次的观众。获得“最佳纪录片”、“观众最喜爱”奖项奖,实至名归。 本次影展竞赛的纪录长片七部,据说佳片不少,观众反映强烈,可惜只有一个奖项。纪录片创作艰难,又没有故事片那样的广泛放映市场,影展应该对他们多做鼓励。

    1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first露天电影。映后采访导演哭了。马虎捧着帽子在一旁站的笔直,他说这是棒球队最起码的礼貌。

    16分钟前
    • solar60th
    • 力荐

    我觉得风评从来是一件奇怪的事,9.3有点搞笑了

    21分钟前
    • Je
    • 还行

    很开心看到中国青年导演拍记录片的时候不再执着于所谓的长镜头,而是把重心放在人文关怀上面。这是first影展开幕以来最长的掌声。教练说小双现在还在老家情绪波动比较大,但是他始终是他们的一员,一定会回来的。 ——2020年7月28日——————————————————附上豆瓣网友提供的最新的消息:小双已经回来了。他说,教练去找了他七次,他还给自己一个机会。他这么长时间缺席,是因为他在对抗抑郁症,现在已经基本控制住了。 ——2020年12月22号

    22分钟前
    • wuli曜子
    • 力荐

    「新闻有一处虚假就失败了,但小说有一处真实就成功了」。而纪录片,就是要在真实和虚构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这部纪录片好就好在它有鲜活而真实的人物,以及那个「快手」背后的真实中国。

    26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马虎紧张地说:“我看了我自己的影片以后觉得我自己变了。”

    27分钟前
    • R
    • 力荐

    他说他没坐过飞机 好啊 再也不要坐了 然后空中飞过一架飞机 他马上抬头看 一个白色塑料袋飞的很高

    29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完成度相当高!映后教练说,小双最后还是回到基地打球了,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为什么会如此牵肠挂肚?可能真的就是怕孩子错过这为数不多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吧……希望主创们能把这个项目跟下去,多好的题材,可以拍成《人生七年》那种……

    34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好看,一会儿野性难驯的生动活泼,一会儿原生家庭的低回沉痛,还有体育运动的训练和激情,看惯了日韩、台湾、美国的棒球题材电影,看中国大陆的故事,第一次接触,题材很新鲜, 摄影、剪辑、声音做得很好,抓住了人物的神采,就是结尾收得有些突兀,感觉意犹未尽,事情还没说完整。通过参加体育运动、赛事希望改变命运的中国穷家庭、苦孩子,像蚂蚁一般的人生,让我想起几年前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千锤百炼》。

    3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个人层面,这些孩子除了棒球好像没有别的出路了。教练无数次威胁马虎:不好好练就回家去。这种孤注一掷的个人斗争使人动容。和芝加哥少年队的残忍对比又让这种个人斗争显得无力。外部环境,棒球俱乐部无数次被迫迁徙:城中村改造、宿舍禁止住人、锅炉不符合环保标准被砸、棒球场改成地产、市郊小学被拆。一些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缺乏了必要的人文关怀。一个政策出台必须要有一系列配套制度和补偿措施。国家发展得太快,有一些人就被抛下了。那些没有被镜头聚焦的人生又如何了呢?

    40分钟前
    • ann
    • 力荐

    虎哥一定要打到美国去!😭

    4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像看了一部北野武电影,笑和哭都在不经意间。小双和马虎一出现,脸上就写满了所有的故事。

    4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片名是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它让我以为是台湾拍的鸡血鸡汤电影。但实际上它成为了中国少年版的minding the gap. 最牛逼的是视听和剪辑。纪录片中不多见的出色摄影,平衡了对主体的关注与视觉表达之间的关系。剧情片风格的剪辑节奏很快,但不光是快,还花时间用了很多蒙太奇手段去丰富影像文本的意义。另外还加入了一些声画配合的抒情段落,也很有影像魅力。最难得的是在这样很容易过于侧重戏剧性表达(狗血)的题材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人物更深层次的精神状态。马虎那些迷茫、孤独和矛盾的时刻,都被抓到了,这是这部纪录片最有价值的地方。

    50分钟前
    • Unbeliever
    • 推荐

    小双相信美国棒球联赛是他只此一次的机会,明明这么年轻,却忽然老去。马虎坚信未来的机会还多着呢,虽然终将老去,却永远少年。有人身处巅峰浑然不觉,小双却能预见顶点。有人一生困在谷底挣扎,马虎却能触底反弹。棒球让他们飞上高空触手繁华,也让他们甘心平凡亲吻地面,让他们苍老,也让他们年轻。

    5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惊喜之作。底色并不是“燃”,而是各种意义上的“人生之苦”,家庭之苦、现实之苦、肉体与精神之苦,挨个克服。小双在美国输球时的那句“机会只有一次”,令人振聋发聩。编导以双人物线和三城记(宁夏、河北-北京-纽约)梳理出的对仗结构非常有效,能直接从球场往下穿越到机构问题、阶层问题与城乡图景,再往下则是棒球与人生的关系。对马虎而言,这个世界“有的是机会”;对小双而言,这个世界“机会只有一次 ”;而无论是谁,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遍体鳞伤、擦掉血泪、伤口结疤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56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国内较少见的棒球题材,且关注到边缘/贫困家庭出身的儿童群体出路问题。影像技法颇为成熟,素材剪接堪称最大亮点,一部纪录片的“戏剧性”丝毫不逊于任何剧情片,千疮百孔而仍有一丝亮光的生活本身就蕴含着远胜任何人为故事的丰富涵义,称得上任何层面的“好看”。两个男孩都很出彩,一个是惯于惹事挑衅的混世魔王,一个是温顺平和忧郁的爱哭鬼,却都拥有同样令人心痛的渴爱之心——夜幕里唱着“你走后的天空一直下着雨”,在大树下挥手“你不能不管我呀”。欢闹背后深藏的孤苦,奋斗是为了走出去,迎接自己的命运。并非套路化的“高燃”或“治愈”,导演采取了较为客观的立场,以男孩们的经历为原点,凝聚折射社会现状之一角,且收放自如,并未贪大求全地沉溺于枝蔓。

    5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这就是First最佳纪录片?剪辑一塌糊涂。上半部以“刺头”马虎为主要叙事对象,中间又另行插入小双的故事变为双线并行。下半部流水账地记录了少棒队的美国之行、拆迁的困扰和小双的迷茫。逻辑架构混乱,主题模糊不明。是励志吗?镜头前的少棒队训练像一群胡闹凑数的散兵游勇,莫名其妙竟能代表中国参赛,被美国少年打得落花流水惨败而归是注定的结局;是慈善吗?少棒队幕后老板有商人的精明,各个发布会有商业生意的运作考量;是温暖吗?少棒队宿舍冬天暖气不足,还要被市政拆迁驱赶,令人心寒;是成长吗?马虎似乎逐渐懂事了,小双又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要努力不愿做奴隶,既不热 血,也无梦想。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或许和球队一样迷茫,一样四不像

    1小时前
    • 汪金卫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